华东经济管理

热点聚焦

  • 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沈坤荣;程果;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突破围堵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阶段。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然选择。文章立足于“十五五”时期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国际形势,首先,系统概括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其次,深入剖析“十五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风险挑战;最后,阐明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即宏观层面通过需求牵引激发创新动能,中观层面依托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生态,微观层面借助企业创新实现价值跃迁。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5年06期 v.39;No.34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380 ] |[引用频次:0 ]
  • 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理论探索与未来展望

    孙元;沈梦洁;钟亚婷;王雯琪;

    数字平台是信息交互的重要场所,聚集了海量信息。如何提升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是目前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对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期,国内外学术期刊中的相关文献较少。针对上述背景,文章检索发表于国内外期刊的79篇文献,利用文献综述法对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炼出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的研究框架,归纳并论述了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三大研究路径: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生态赋能路径、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制度规范路径、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技术驱动路径。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现阶段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的研究图式,对推动我国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研究领域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v.39;No.342 1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609 ] |[引用频次:0 ]

长三角一体化

  •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基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fsQCA分析

    彭奕潇;朱李鸣;李建琴;

    文章以长三角2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fsQCA方法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多路径交互的复杂协同关系,单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路径并不构成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既有路径差异又有生效门槛,高政务数字化和高数字产业化是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核心前因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在长三角核心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同群效应”导致城市之间“数字鸿沟”日益扩大。

    2025年06期 v.39;No.342 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1230 ] |[引用频次:0 ]

高质量发展

  • 数字乡村发展能否促进农户共同富裕——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双重视角

    孙伯驰;尹含;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数字经济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同时也扩大了农户间收入不平等;在数字乡村发展的不同维度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增收扩距的作用效果最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和缓解信贷约束实现增收扩距。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的增收作用在高数字技术水平农户中更显著,其技术红利更多地惠及高人力资本和高社会资本农户。此外,数字乡村发展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政策协同能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缩小农户收入不平等。

    2025年06期 v.39;No.342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116 ] |[引用频次:0 ]
  • 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机制与效应

    王子凤;张桂文;

    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形式,其发展为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新契机。文章在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有效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但在高质量充分就业不同分位点和劳动力配置结构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性;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劳动力配置是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途径。研究结论为政府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

    2025年06期 v.39;No.342 4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619 ] |[引用频次:0 ]
  • 政府数字采购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需求激励效应与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视角

    吕志冲;韩熙堃;巩艳红;高远;

    文章基于2015—2023年政府采购合同与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政府数字采购指标,探讨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数字采购通过需求激励效应和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政府扶持与自主创新分别通过外部和内部协同效应增强政策效果。此外,政府数字采购通过促进数字知识溢出和改善数字环境,对采购所在地企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营商环境优越和政企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数字采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2025年06期 v.39;No.342 58-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4554 ] |[引用频次:0 ]

开放与创新

  • 大客户集中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

    吴波;张德超;邬爱其;王晓婷;

    文章基于创新搜寻理论,研究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大客户集中通过加剧单边权力效应以及削弱双边合作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行业竞争程度加剧和战略差异度提升削弱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企业、组织冗余、议价能力等企业特征对大客户集中导致的创新质量下降产生差异性影响。文章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研究的纵深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2025年06期 v.39;No.342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806 ] |[引用频次:0 ]

经济观察

  • 组织管理视角下社交媒体影响者的特征、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

    裴学亮;周雯欣;赵曙明;瞿皎姣;

    在技术变革与消费升级的数字化商业背景下,社交媒体影响者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内容创作者和主要参与者,其角色与价值日益受到学界与社会的关注。文章以2005—2024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545篇文献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与定性文献回顾法,系统梳理了组织管理领域社交媒体影响者的相关研究。首先,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总结影响者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其次,依据生态系统理论观点构建整体分析思路,梳理影响者的概念、特征、形成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作用;最后,绘制组织管理领域现有研究的整合性框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39;No.342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下载次数:399 ] |[引用频次:0 ]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诱发社会焦虑的作用机理与破解路径——来自城市百度搜索指数和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分析的证据

    李静;程默染;

    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体现。为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会加重社会焦虑并寻找破解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3年中国268个地级市与此相关的百度搜索热度,并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二者关系。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提升社会焦虑程度,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容易加重社会焦虑;机制讨论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进而升高社会焦虑,但通过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能够缓解社会焦虑。由此,提出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健全精神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发展韧性以及促进就业、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政策建议,以期强化民众积极心态,助推精神共富的实现。

    2025年06期 v.39;No.342 89-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714 ] |[引用频次:0 ]
  • “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

    田穗;何怡然;郑海味;

    数智化、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和基尼系数模型,研究“数智化-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全国耦合协调度等级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中部和东部地区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状态;全国耦合协调状态相对稳定,虽然相邻类型的等级转移现象较为频繁,但跨越式的发展相对较少;从区域内差异来看,除东北地区外,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渐扩大;从区域间差异看,东部地区较其他地区在耦合协调度上的优势更为显著。

    2025年06期 v.39;No.342 9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4K]
    [下载次数:1180 ] |[引用频次:0 ]

管理视野

  • 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

    陈燕丽;周徐欣;邓梦华;

    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资源编排理论,利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债券的发行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能够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推动实质性创新并激活冗余资源,降低碳边际减排成本;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较低、融资约束较低、高管无金融背景、非国有企业及东中部地区企业,绿色债券对企业碳边际减排成本的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绿色金融工具影响企业低碳行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2025年06期 v.39;No.342 108-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下载次数:2368 ] |[引用频次:0 ]
  • ESG如何助力企业“义利并举”的实现?——基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

    李豫新;郭泽华;

    文章基于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将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ESG评级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主体担忧-信息畅通-市场反馈”的分析范式,分析并检验了ESG评级如何助力企业实现“义利并举”的目标。研究发现:对企业的ESG评级有助于畅通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一方面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内部劳动收入份额,实现企业“利他之义”;另一方面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声誉、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助力企业自身发展,实现“利己之利”。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评级助力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果对国有企业、低行政壁垒行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突出。

    2025年06期 v.39;No.342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789 ] |[引用频次:0 ]

  • “202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公告

    <正>为进一步吸引和培育优质稿件,不断提高办刊水平,提升刊物学术质量和办刊社会效益,在主管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华东经济管理》开展“202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此,诚挚感谢广大读者给予刊物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2025年06期 v.39;No.34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 “企业家精神”专题学术论文工作坊

    <正>2025年4月23日,由《华东经济管理》编辑部主办,《理论建设》编辑部、《安徽乡村振兴研究》编辑部协办的“企业家精神”专题学术论文工作坊成功举办。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华东经济管理》主编潘理权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恩华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陈万思教授、河北工业大学马苓教授等,受聘担任客座编辑,进行学术点评。来自辽宁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作者、学者、读者,以及校刊部全体编辑,同屏相聚,参会研讨。

    2025年06期 v.39;No.342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