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统计
今日访问量: 0
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与实践突破
张占斌;郭贝贝;熊杰;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着力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蕴。文章聚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命题,提出正确认识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政策价值与战略意义,系统概括了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四梁八柱”,即以创新为根本、以赋能为路径,以数据为核心、以基建为重点,以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以预防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深入剖析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实践发展与现实挑战,认为必须坚持从系统观念出发,统筹处理好六对关系,即聚焦环境营造、融合发展、活力激发、协调发展、提质增效、畅通渠道,以加快实现数字经济稳健、安全的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与边界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省域边界环境治理的视角
刘圻;周志远;洪娇;在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建设已成为区域绿色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以长三角地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对省域边界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对边界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通过加强边界地区环境监管态势和改善企业生产要素条件,提高边界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一体化意识较强的地区、企业为税收大户以及工业企业中,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对边界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企业家精神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徐磊;杜炫宇;杨晓彤;张艺;文章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表现、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增强人才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企业家精神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对服务业企业、小规模民营企业和处于衰退期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企业家创业精神——基于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郑志强;丁宁;刘付韩;陈尧;充分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是带动就业、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2006—2022年工商企业注册数据,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显著激发了企业家创业精神,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表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主要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扩大市场规模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教资源和社会信任能够正向调节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激励效应。同时,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主要激发了第三产业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家创业精神。
技术变革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建构
张少峰;孙逸飞;王萌霞;胡文君;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究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与激发效应。研究以2016—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以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技术变革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多重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这一结果的可靠性。机制分析发现,政策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吸收能力和增强人工智能能力三重机制,显著提升企业家契约精神、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科技企业、国有企业与技术密集型企业更能从技术变革中受益。研究为政府政策优化、企业战略转型及多方协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女性董事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薪酬粘性的证据
曹哲涵;文章以2007—2023年中国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视角,实证考察了女性董事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董事能显著抑制高管薪酬粘性,尤其是未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女性董事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机制探寻发现,在压力和代理问题严重的情境下,女性董事的治理效能更加显著,主要通过修正盲目乐观预期和缓解代理冲突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外部治理机制较弱时,女性董事的治理效能更明显,但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完善的大股东监督机制。研究结论对推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提升董事会治理效率以及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员工为何要向上管理:来自领导高绩效期望的解释
叶存军;向上管理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以及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依据保护动机理论,文章以领导高绩效期望为前因,探讨其对向上管理的影响以及发生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表明:领导高绩效期望正向影响向上管理;自我保护动机在领导高绩效期望与向上管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地位关注水平调节领导高绩效期望与自我保护动机之间的正向关系,并调节领导高绩效期望通过自我保护动机对向上管理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为组织促进员工积极投入向上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绿色债券发行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突破性绿色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张优;文章基于2014—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种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绿色债券发行、突破性绿色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债券发行可有效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相较于西部地区企业和行业竞争度低的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对东、中部地区企业以及行业竞争度高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绿色债券发行可通过提高突破性绿色创新水平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据此,提出完善绿色债券发行机制、加强突破性绿色创新网络建设以及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向开放的建议,以期为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银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康晗;李乐;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群体消费需求逐渐释放,银发经济逐步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章从经济贡献、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基础设施、企业参与、人口结构维度入手,构建银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银发经济发展指数,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和收敛函数分析银发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及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银发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呈“东高中平西低”分布特征,且是造成银发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层面银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极化现象,但极端值与平均水平差距呈缩小趋势;区域层面仅东部地区无极化现象,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极化现象。全国层面、三大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性,表明各省份银发经济发展水平会趋向自身稳态水平。
数据要素资源化如何影响数字孵化器产出绩效——一个有调节的双元中介模型
胡海青;秦欣悦;史童;文章以入驻数字孵化器的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将数据要素资源化嵌入创业孵化的动态过程以及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的实践过程,探究数据要素资源化对数字孵化器产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资源化正向影响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数据整合与数据治理均显著提升数字孵化器产出绩效;数据要素资源化对数字孵化器的孵育绩效和创新绩效有直接正向影响,与运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并通过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间接影响产出绩效;数字孵化器的数据应用能力正向调节数据整合和数据治理与产出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数字孵化器如何通过数据要素资源化过程提升其产出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策略。
大股东股权质押、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方式
王斌;宋春霞;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影响公司盈余管理成本及操控手段的选择,文章采用2009-2013年间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在股权质押的特定情形下上市公司真实性盈余管理与应计性盈余管理的替代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债务融资引入了质权人这一外部治理角色,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性盈余"操控行为,使其盈余管理方式向更加隐蔽的真实性盈余管理转变。
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
郑超,黄攸立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四百多名知识型员工的调查与分析 ,找出了当前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白福萍;刘东慧;董凯云;文章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挖掘方法获取年报披露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各阶段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多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的两个阶段,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都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其中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的绩效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增加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促进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路径抑制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情境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以及环境动态性更强的样本中,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
分拆上市对企业集团价值的影响
徐宗宇;孙敏;刘耀淞;杨捷;文章以2000—2018年沪深两市A股进行分拆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分拆上市对企业集团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分拆上市效果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分拆上市后,企业集团价值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分拆上市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经营效率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三条路径正向影响企业集团价值;与国有企业相比,分拆上市对企业集团价值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丰富了分拆上市经济后果领域的文献,为运用分拆上市实现价值增值、完善分拆上市监管体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税收优惠、创新产出与创新效率——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证检验
贺康;王运陈;张立光;万丽梅;定量评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对于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样本数据,创新性地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作为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对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起到了预期效果,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显著提高;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存在异质性,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更好。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并对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白福萍;刘东慧;董凯云;文章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挖掘方法获取年报披露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各阶段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多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的两个阶段,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都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其中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的绩效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增加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促进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路径抑制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情境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以及环境动态性更强的样本中,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
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
傅为忠;刘瑶;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率先提升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的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时空演化特征以及耦合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因子。结果显示: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较大,与良性协调仍存在一定差距;各省的关键障碍因子既存在着相对集中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评价——基于“反事实”方法的研究
周明升;韩冬梅;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其在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金融改革核心领域先行先试,推出多项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举措。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政策效果如何,对上海经济产生什么效应,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反事实"方法,将金融开放创新作为内生变量,通过"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变化→上海市GDP等经济指标变化"的路径,就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对上海的经济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拉升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季度增长率4.32个百分点,对上海GDP增长率的贡献达到8.39%,已经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当。
数字经济赋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
廖信林;杨正源;在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之际,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制造业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机理基础上,利用2015—2019年苏浙沪皖全域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熵值法测度样本城市的制造业升级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运用动态面板GMM模型测算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升级水平的具体效应,同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其实现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应和路径显著。具体来看,数字经济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效应、生产成本降低效应和创新发展驱动效应三条路径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地理区位异质性上看,由于江苏、浙江产业基础、技术能力和资金较为充裕,数字经济对两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更为突出。
[下载次数: 14,307 ] [被引频次: 310 ] [阅读次数: 16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经济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基于国家层面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陶爱萍;张珍;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文章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机理,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发展,在服务出口方面,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相较于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在进口方面则相反;一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受到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也会受到来自邻国或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影响,且这两种影响效果在短期内更加明显,长期虽会略有减弱但持续存在。研究结果对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最新动态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 华东经济管理
创办日期: 1986
主管部门: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刊期: 月刊
电话:0551-63774487、63774492
Email:hdjjbjb@126.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014/F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5097